- Dec 25 Mon 2023 10:39
2023年第一波花
- Dec 25 Mon 2023 10:12
听自家亲人说的一个真实见闻,无关国共大事。请了解当年北平情况的网友补正。
更希望大家说说你们所见所闻的真实故事。
平铺直叙。话说庆祝抗战胜利,北平居民纷纷撤下膏药旗和红黄蓝白黑五色旗,挂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。后来,北平居民发现,美国飞机经常在北平上空飞过。有时候,飞机轰鸣声使教室里无法上课。
北平街头先是出现了一车一车的美国大兵,身材高大挺拔,军服整齐挺括,非常英武,也非常活泼,用各种方式向人群打招呼。后来又来了一批一批的国军。在骡马市大街,小学生手举中、美、英、苏四国国旗,列队欢迎国军入城,当时正值夏秋之际,居民穿着单衣、夹衣,可国军却身着灰色棉军装,表情木讷,不搭理欢迎人群。。。。这个鲜明的对比给当年的北平男孩留下了极深的印象,他不止一次的给我们讲这个故事,我记住了。
(1/30/2015,《几曾回首》)
- Dec 25 Mon 2023 09:58
六月里的花——盆栽荷花和其他
和许多朋友一样,非常喜欢荷花。 本地植物园有个荷花塘,虽然远点,每一、两年必去探访、拍照。
今年四月中旬,收到朋友精心包裹、装盒寄来的藕根,
- Dec 25 Mon 2023 09:44
下面谈及反右问题时,提到极左的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,转贴一个资料。
- Dec 24 Sun 2023 21:10
一分为二,好不好?
一分为二,好不好?最后三年,作为大使,他当然要听命于美国政府。“别了,司徒雷登”,也是当然的事。但是,他生于中国,在中国生活、工作几十年,一生为中国人民做了不少好事(包括抗战期间),不应该被遗忘,尤其是现在。实际上也没有被遗忘。对得起、对不起,就别说了。
(2015-07-20 原载《几曾回首》)
- Dec 24 Sun 2023 18:45
点滴网评可鉴心(三)
1.好文,谢谢惜福写出大事件中自己的亲历和亲见。顶。2015-06-03
2.谢谢花鹿写出大事件中的亲历、亲见、亲闻。顶。2015-06-03
3.赞好文。以前农村医疗条件真的很差。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,经常来不及送医,。。。尤其是,病童的死亡率很高。 2015-06-03
- Dec 24 Sun 2023 18:31
说些小时候的事——(四)高小二三事
远期记忆不好,小学里许多事情都想不起来了,写一下仅记的几件
- Dec 24 Sun 2023 18:17
ZT。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归程及命运(三),作者:王德禄、刘志光
(续二)
- Dec 24 Sun 2023 18:03
交大校庆,ZT。记34级15位级友在母校耕耘的点滴事迹 张钟俊
- Dec 24 Sun 2023 14:55
1925年、1927年清华学校考选的专科男生和专科女生
经过多年的酝酿筹备,在1922——1928年,曹云祥担任校长的六年间,八年制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逐渐完成了向完全大学过渡,促成了清华大学的诞生。
招生情况自然随之改变。从1922年开始,停止招收中等科学生;1924年开始停招高等科学生;